close

  
  何老正在潛心研究抗戰楹聯
  紅網臨湘站9月5日訊(分站記者 許德軍)9月2日是“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”。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那段烽火連天、硝煙瀰漫的抗戰年代里,中國抗日軍民用楹聯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,或歌頌抗日誌士的英雄氣概,或悼念抗日英烈的不朽忠魂,或抒發八年抗戰勝利後的內心喜悅,或刻畫民族敗類的醜惡嘴臉。抗戰楹聯成為抗戰文化中的一朵奇葩,定居在臨湘市聶市鎮現年77歲的何培金老先生30多年潛心研究抗戰楹聯,為記錄保存抗戰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。
  多年從事文史研究工作的何老退休後,就一直定居在老家聶市鎮國慶村的何家沖。簡陋的居所里連幾件像樣的傢具都沒有,但何老家裡的藏書卻多達3萬多冊,每天除了種菜、散步之外,何老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看書讀報、研究抗戰楹聯和抗戰文化。文史學者何培金:“因為我是1938年出生的,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長大的。我的家鄉聶市鎮是湖南淪陷最早的地方,也是湖南打響抗戰第一槍、日本人蹂躪最為凶殘的地方。我們家鄉附近有很多人犧牲在抗日戰場上,所以我對抗戰文化還是很有感情,就我個人來說很願意研究抗戰文化。但是,因為我的經歷和智慧都有限,再加上抗戰文化是一個龐大的體系,所以我選擇了抗戰楹聯這個小小的切口進行研究。抗日戰場遍佈全國大多數省份,可以說是抗日戰火燃燒到哪裡,哪裡就有抗戰楹聯,要收集抗戰楹聯難度可想而知。第一我到外面開會或是其他活動,一般要到兩個地方:一個是新華書店,二個是參觀抗戰紀念地,到哪些地方實地收集抗戰楹聯。第二個是自己平常比較喜歡看書讀報,只要看到了抗戰楹聯就記錄下來。第三,因為我從上世紀80年代就從事地方志編纂工作,在志界有一些朋友,包括本省的、外省的,我發現了線索後就去信,請他們為我提供。我的原則是有見必錄,先把它收集起來,基本上是共產黨的抗戰楹聯收集了,過國民黨那邊的抗戰楹聯也有,也不遺漏。乃至東南亞一些華僑,他們在集會時創作的和他們個人寫的一些抗戰對聯也有收錄。”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,何老一共收集了1200多幅抗戰楹聯。1995年,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了何老編纂的《中國抗戰楹聯大觀》。此後20年間,何老仍時刻不忘收集整理抗戰楹聯,至今又新收錄了300多幅抗戰楹聯。何老說,他最大的心愿是,《中國抗戰楹聯大觀》能夠再版,能將這300多幅新收集的抗戰楹聯也一併收錄進其中。文史學者何培金:“在2005年7月我連再版的序言都寫好了,但是現在再版的話,因為我年紀比較大,二是如果要銷書的話,我自己能力也有限,所以我感到困難很大。我現在打算繼續收集楹聯抗戰對聯。出版社能夠出版就再版,萬一還不能出版,我就打算留給我的後代,後人將來處理這個事。”  (原標題:臨湘市古稀學者何培金30年潛心研究抗戰楹聯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g42lgxr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